中国考研文学网>竞技小说>星辰战神李星辰的心路 > 帝30章 炸天帮早读道教圣典《道德经》人间解析25
    第16章致虚守静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③,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③,静曰复命。复命曰常④,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⑤,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⑥,天乃道,乃久,没身不殆⑦。

    【注释】

    笃(dǔ):极度、顶点。

    ②芸芸:纷杂茂盛,常用来形容草木的繁盛。

    ③根:即事物的根本。

    ④常:万物运动与变化中的不变的律则。

    ⑤容:包容、宽容。

    ⑥天:自然界的天。

    ⑦没身:终身。

    【译文】

    使心灵空明虚寂到极点,使生活的清静达到极致。在万物都蓬勃生长的时候,我从中仔细观察它们生死循环的道理。天下万物虽然纷纷芸芸,但最终都将回复到它们的本根。返回本根就叫“静”,静叫作复归本性。复归本性是万物运动与变化中不变的律则,认识和了解万物运动与变化都依循着循环往复的律则,叫作“明”。不了解这个不变的律则,轻举妄动就会有凶险。了解了这个不变的律则的人,就能做到宽容,做到了宽容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无不周遍,无不周遍才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体道而’行才能长久,终身可免于危殆。

    【导读】

    宇宙间万物都是由动到静、由生到死,又由死到生循环往复的。然而只有致虚守静到极点的圣明得道之人才能看到这种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老子希望人们从虚寂沉静的发境去观看世间万物,如此才能得到“道”的真谛,才能遵循“道”来对待事物,达到“殁身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