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研文学网>历史小说>闺门公敌 > 第八十三章 再遇投毒
    烛影映灯红,人间不夜城。又一岁中秋夜,灯市如昼自慈恩街起头煌煌一路延伸似看不见头,喧闹反令婵娟失了本来颜色。少年负手立在禁宫城楼望着天际白玉盘,高台上更疾的夜风掀起衣摆,立在后面的恒夭不由紧紧衣领,不情不愿的捧着适才出门秦氏让她拿上的外袍,上前问李辞风大了可要披件衣服。

    看月亮的人回了神。

    “且拿着罢。宫宴要开了,走,去清乐殿。”

    什么样的案子,只要百姓还乐着,上位者不被威胁,节是照过的。本也不算大案,与此前谋逆相比甚至都不值得寻常人过多的关注。如果不是牵扯大部分人喜闻乐见的皇家丑闻——所谓的私情。很少有人会真正关心昱王遇刺,楚家失窃这样一听就与老百姓无关的无聊案子。

    是以活动与去年一样,李隐被接二连三的事气得不轻也更需点热闹换换心情,钟氏很积极的筹备了宫宴,本预备借中秋松散去大牢看江可芙的李辞推脱不得,带上恒夭进了宫。

    江可芙的案子已有几分眉目,但关于刺杀与私情两边仍在博弈。常迁咬死第一人证那一家死因蹊跷怀疑是心虚灭口。晏行乐与江可芙除夕慈恩街会面又确有人亲见。甚至最后,承王夫妇在一次进宫与钟氏请安时,承王妃苏瑜为难的表示其实那日早早离席出宫自己也曾见过。虽被承王李纪斥责多事之后闭口不谈,但这个消息立时像生了翅飞到各宫连同宫外。成了江可芙与晏行乐私情的一个证据。

    事后李纪登门对皇弟表示歉意,愧疚未能相助反添堵,目光中是真情实感,但李辞送走皇兄,总觉一种难以言喻的怪异。

    且案件一直再朝不可预测的地步发展。

    李辞上疏拖刑部下水时原是想大家谁都别想干净,一起焦头烂额,为江可芙案子无法解释清的细枝末节打掩护。李纪许是想帮他,秦珉下狱后跟着上疏暗指李沐凝中毒时间未免太巧,祝家心怀不轨,月婕妤下毒不假,但怀疑李沐凝中毒背后实则是为遮掩拖延刘铭白一案。祝家只是同党,被放弃后穷途末路以至行胆大妄为之事。

    旧事翻出,谁都知晓月婕妤实则冤得很,也不知是不是出生数月才见了一面的小皇子引出李隐昔日对祝溪初那点微末情意,宫中似已下令彻查此事。

    从刺杀到私情,再有楚家掺和,之后拖刑部下水,然后又旧案重提,一件件同滚雪球般越来越大,江可芙已不似案件的本身,或者说一开始,江可芙就不是,只是碰巧的,参与了一件事,又在这个必然的时间与形势,成了纷争的开始。

    殿上烛火明亮,清晰着舞姬的曼妙身形,李辞无心观看,走神梳理着案件走向。对面坐着钟因与李沐凝不时不咸不淡的聊几句,更多时候是隔着舞姬直直盯着李辞。沉思的人不曾察觉,恒夭却已心里冷哼了数十声。

    上首李隐在与钟氏悄声说什么,钟氏频频点头似很是欢欣。再往一侧瞧是李盛沈妙书,李哲陆今楹。太子与太子妃面上含笑对视看去相敬如宾,齐王许因着这两日转变的案件走向,与王妃神色都是淡淡的不大笑得出来又不能哭着脸。承王天气转寒后身体抱恙,承王妃也不曾出席。倒是月婕妤诞下的小皇子,已五个多月了,被抱出来头一次见了这么多人。此前一直在墨林轩不曾出来,见这热闹场景也不怕生,眼睛圆溜溜的四处瞧,最后就盯着殿上跳舞的舞姬。

    也不用她斟酒布菜,恒夭就闲着,立在李辞身后目光就在殿中人身上扫了一圈又一圈,愈看便愈会想起江可芙。团圆夜也在监牢里,阴暗冷清,窗子都不见得能见月光。再看李辞就越发生气。

    目光转来转去,舞姬退去的空档她忽然觉得李沐凝身后的年轻宫娥怪异的眼熟,寻思是哪一个又好似不是之前在她宫中见过的。纳闷的寻思一遍最后只道是自己这记性莫名其妙。